首页>检索页>当前

华南农大学子为红耳鹎“接生”

发布时间:2024-05-24 作者:费思迎 王添源 谢钰然 刘盾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

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通讯员 费思迎 王添源 谢钰然 记者 刘盾)近日,华南农业大学泰山区11栋608宿舍阳台飞来了一对红耳鹎夫妇。为了让红耳鹎一家过上“好日子”,住在这间宿舍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生沈秋辰、史骐毓、王春翔和石家伟,体验了一次“为人父母”的感觉。

据了解,红耳鹎属于国家“三有”保护鸟类,每年的四至八月是其繁殖的季节。“很惊喜,尤其是红耳鹎在我们宿舍落脚,作为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,像是被它们选中了一样。”史骐毓说。更让男生们激动的是,巢内还有两颗鸟蛋,这预示着新生命的到来。

通过查阅资料,男生们了解到红耳鹎的警觉性高,若感到被人类打扰,弃巢率极高。为避免与红耳鹎近距离接触,男生们找到了与其和谐共处的方式。他们尽量减少日常去阳台的频率,将衣服晾在宿舍里,趁着亲鸟出门觅食时快速洗漱……渐渐地,红耳鹎一家“安心”地在阳台“住”了下来。

为确保红耳鹎顺利孵化、育雏,4位男生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繁殖时间,成功预判了幼鸟的出生时间。同时,他们还学习救助落巢、幼鸟的相关知识,避免幼鸟被遗弃等意外发生。幼鸟破壳而出后,沈秋辰趁亲鸟外出觅食的“空档”,用相机记录幼鸟出巢、展翅的画面。“有种自家孩子终于学会走路的喜悦感!”史骐毓说。

尽管男生们小心翼翼,但“冲突”还是发生了。据王春翔介绍,某天,他收衣服时,让水管上的幼鸟受惊飞散,察觉到异常的亲鸟迅速返回并带着幼鸟飞离。自此,红耳鹎一家未再归来,留下的鸟巢成了男生们回忆红耳鹎一家的“纪念品”。

与红耳鹎共处的时光,让四位男生受益良多。“这段经历使我更加坚信尊重自然、珍爱生命是‘野保’学子应有的态度。”石家伟说。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最新发布
热门标签
点击排行
热点推荐
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